香港著名歌手譚詠麟先生有一句話:「我年年廿五歲。」。因我現在甚少聽粵語流行曲,不知道譚先生是否仍舊堅持此話。不過,25歲確實是一個微妙的年齡。

 

對於一個大學畢業、有兩至三年工作經驗的人來說,25歲可能是一個比較了解自己、認識商業社會的年紀;而那些中學畢業、在職場打滾數年的人來說,25歲是一個認清自我、有追求目標,更積極的人可能已手握進入管理層的入場劵。

 

最近我經朋友介紹而認識兩位25歲年輕人,與他們聊天後感觸良多。他們其中一位已決定放棄原本幼稚園教師的工作(月薪約1萬多港元),返回大學讀法律系(大學確定取錄),向成為大律師的理想邁進。為了實現理想和不讓家人擔心經濟狀況,她早已有詳盡計劃,除了儲備學費和生活費外,還找了2-3份家教工作幫補生活開支。另一位的情況也差不多,他離開原先工作多年的職業,轉向令人意想不到的彩妝師行業。這兩位朋友還真是有勇氣,令我佩服。

 

回顧我自己25歲的時候,對自己的事業、愛情和生活感到非常迷茫。因為我十分在意別人的看法,在意社會上不同的價值觀,所以一直在不同路徑前猶豫不決,時間就這樣偷偷溜走了。當我漸漸年長,接觸更多不同的人,慢慢面對和接受自己的短處時,才了解自己的需要。

 

25歲是一個年輕、可塑性高和思想漸漸成熟的數字。雖然不是大部分人都能像那兩位年輕人勇於實現自己的想法,甚至有許多人連自己要甚麼都不清楚,但這些經歷都能成為自己的養分,一點一滴變成獨一無二的經驗。

 

願那兩位年輕人能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